智慧水務行業,可以實現物聯網遠傳水表遠程監測,信息化集成管理,并具有預警功能,以小編看來,智慧水務系統在城市供水管理領域中實現的標志主要體現在8個方面:
(1)工作模式。從傳統的現場或入戶進行人工查看和現場操作的工作模式;到信息化模式下,各種現場操作逐步被物聯網水表等智能終端設備所替代;再到智能化模式下,人工智能取代工控系統,所需的手工操作更少,對員工素質要求更高。
(2)工作崗位。由水務設備自動化帶來的水務信息化,必然是大量解放了工人繁重的勞動,由機器取代人類進行重復性的各種操作,一些需要人工操作的崗位消失或減員,當智能化到來,理論上工作人員會更進一步得到解放,一些崗位所需人員更少或消失,而系統的維護須由專業技術人員完成,需要增加相應的崗位。
(3)授權模式。從傳統的與領導面對面請示和簽字;到信息化模式下的通過辦公網絡實現公文流轉和網上簽批;再到智能化模式下通過云平臺可隨時隨地實現公文流轉和通過手機、移動設備等多種手段進行簽批。
(4)信息模式。從傳統的電話詢問或人工抄取數據,通過手工計算、逐級匯總,形成人工報表進行運營信息上報;到信息化模式下的數據通過自控儀表自動采集,通過網絡上傳,定時形成運行數據庫和報表、圖形;再到智能化模式下的數據實時采集和存儲,形成大數據庫,數據實時展現和智能化分析,海量信息奠定大數據應用的基礎。
(5)工作人員。隨著一些崗位的消失或減少定員,與工作崗位變化所對應的,是一些工作人員需要轉崗,智能化條件下,新的崗位對人員素質要求更高,即使是原有崗位不變,所有工作人員基本都需要進行二次培訓,以掌握新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。
(6)管理制度。從信息化到智能化所發生的工作模式、工作流程的變化,必然會帶來管理制度的相應調整。
(7)工作流程。從傳統的通過電話或現場指揮,工作人員逐級傳遞;到信息化模式下,通過規定的內部流程進行工作的流轉,工單自動完成;再到智能化模式下,通過云端進行工作的流轉,打破部門界限,打通各種工作流程,效率進一步提高。
(8)監督模式。從傳統的通過人工查閱賬務、資料進行事后監督;到信息化模式下通過網絡調取資料,查看記錄進行審計監督;再到智能化模式下,更多的分析、預警和安全保障,相應信息對享有相應權利的人員進行開放,隨時接受監督。